>

自考《经济思想史00143》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七章

来源 : 湖北自考学院 更新时间 : 2020-06-10 浏览次数 : 671

导读:自考《经济思想史00143》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七章

自考《经济思想史00143》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一、选择题

1.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2.《国富论》是斯密的代表作,该书的出版,使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斯密在本书中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尤其是配第以后的经济研究成果,首次创立了( )。

A.系统的重农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

B.系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C.系统的近代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D.系统的当代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3.在经济思想史上,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4.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优越性主要是在于能( )。

A.节省原材料 B.节省劳动力C.使生产摆脱市场的限制 D.提高劳动生产率

5.斯密的( ),代表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

A.劳动学说 B.市场学说 C.货币学说 D.价值学说

6.价值学说是斯密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斯密在价值论上主要的贡献,是首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 )。

A.劳动价值论 B.主观价值论 C.边际价值论 D.资本价值论

7.斯密的财富观是经济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斯密的财富观思想,为他关于生产劳动部门与非生产劳动部门的划分,劳动价值论的创立,建立了理论前提。他认为( )。

A.交换是财富的源泉 B.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C.资本是财富的源泉 D.土地是财富的源泉

8.斯密认为,不论哪个部门的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是( )。

A.劳动 B.利润率 C.生产费用 D.主观需要

9.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研究资本理论的思想家。他认为,资本的性质就是( )。

A.作为影响产品分配变化的重要因素 B.能产生利润的那部分财富

C.超历史的范畴 D.一种“自然报酬”

10.斯密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对于这个思想,马克思称之为( )。

A.“斯密公式” B.“斯密学说” C.“斯密原则” D.“斯密教条”

11.“看不见的手”,就是指市场机制的( ),对经济实行的有效的调节。它只能在充分实行经济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A.先导作用 B.事后作用 C.自发作用 D.误导作用

12.《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它的作者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亚当·斯密 D.马克思

二、思考题

1.简述亚当·斯密经济学体系产生的理论背景。

2.简述从配第到斯密经济思想的发展。

3.《国富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4.亚当·斯密的方法论特征是什么?

5.斯密的分工和交换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斯密货币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斯密的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斯密劳动价值论思想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9.斯密的资本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10.什么是“斯密教条”?

11.什么是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12.什么是“看不见的手”?

13.绝对优势原理和相对优势原理各指什么?

三、填空题

1.斯密思想来源有三个主要部分: 、 和 。

2. 是斯密的代表作。该书的出版,使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

3.斯密认为, 是提高生产力、发展和增进国民财富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因素。

4.斯密认为,分工的优越性主要是在于能 。

5.斯密认为,分工的缺点在于它是 。

6.斯密认为,分工是从 产生的。他认为,人类的 产生交换倾向,而交换倾向导致分工。这是“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

7.斯密认为,货币的产生主要是为 ,以及克服物物交换中作为临时货币的商品大多不易记忆和衡量的困难。

8.斯密肯定了货币的商品性质,这是其在货币理论方面取得成就的关键。他更可贵的地方在于,他能从 出发坚持货币的商品性质。这种思想,也是对配第观点的发展。

9.对于纸币的流通量规律,斯密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认为,任何国家,各种纸币能毫无阻碍地到处流通的全部金额,决不能超过其所代替的金银的价值,或(在商业状况不变的条件下)在没有这些纸币的场合所必须有的金银币的价值。这就是李嘉图所说的 。

10.斯密在价值论上主要的贡献,是首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 。

11.斯密认为, 是财富的源泉。

12.斯密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区分了 和 ,提出了两者的不一致性。

13. 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秩序的思想体系,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

14.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亚当·斯密提出了 学说,而李嘉图则提出了 学说。

15. 提出了货币数量论的第一个完整体系,因此人们常常把货币数量论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16. 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展开其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

17. 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研究资本理论的思想家。

18.斯密把 作为影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要因素,研究它的性质、原因及划分。

19.斯密把资本划分为 和 。斯密这种对资本类型的划分,在经济思想史上是一个首创。它对考察社会再生产中资本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20.斯密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对于这个思想,马克思称之为 。

21. ,就是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对经济实行的有效的调节。它只能在充分实行经济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22.斯密的《国富论》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对 和 加以阐述。

23.诺思的主要著作是 。

24.第一个提出利润范畴的经济学家是 。

25.诺思关于 观点,为斯密和李嘉图提出的“国际分工”提供了最初的基础。

26.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其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 即 和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C; 6.A; 7.B;8.A; 9.B; 10.D; 11.C; 12.C

二、思考题

1.简述亚当·斯密经济学体系产生的理论背景。

(1)社会历史条件

18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较大的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英国的产业革命逐渐酝酿和发展起来。在农业方面,资本主义大农场普遍建立,土地归地主阶级所有,农奴和农民分化为雇佣劳动者和资本家。圈地运动不仅促进了农牧业的资本主义经营,而且推动了英国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海外殖民扩张及掠夺式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大

量的利润,推动了资本积累。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强国。

(2)社会阶级结构及阶级斗争

英国社会三大阶级基本形成,但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的斗争仍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并未完全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旧的封建残余仍在束缚经济的发展。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已经有了发展,但主要还是自发的经济斗争,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还未占主导地位。

2.简述从配第到斯密经济思想的发展。

斯密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大约经历了100年,其间,许多经济学家沿着配第的道路,继续探讨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作出了一些重要的发展,这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斯密综合了他以前许多人的观点,加上自己的创见,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斯密思想来源有三个主要部分: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

3.《国富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国富论》是斯密的代表作。该书的出版,使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斯密在本书中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尤其是配第以后的经济研究成果,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国富论》中的许多思想为马克思创立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时所借鉴和继承。

《国富论》研究的主题,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它增加的原因。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是增进国民财富,增加人民和国家的收入,以“富国裕民”。

4.亚当·斯密的方法论特征是什么?

亚当·斯密方法论的主要特征是其二重性。斯密的书中有许多正确的观点,但也充满了矛盾,这不仅与其历史观有关系,也与他二重性的研究方法分不开。

在斯密那里,既有归纳方法,也有演绎方法;既用生理学和解剖学方法,深入研究各经济范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探求资本主义的本质,又用现象描述的方法,注重于外部现象的说明和分类。

斯密用两种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他未能使两种方法辩证地统一起来,所以时常造成一些矛盾。斯密自相矛盾的理论往往成为其后学者们相互争论的起点,也成为其后各种学术流派的思想来源之一。

5.斯密的分工和交换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亚当·斯密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其分工和交换学说。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生产力、发展和增进国民财富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因素。他认为:

A.分工的优越性:主要是在于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在于:(1)分工能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技巧;(2)分工能节省工种、工序转换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工具和机械的发明。

B.分工的缺点:在于它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斯密认为,分工使工人常年累月从事单调死板的活动,损坏了工人全面的活动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这既造成不平等,也对人的健康不利。

C.分工产生的原因:斯密认为分工是从人的交换本性产生的。他认为,人类的利己心产生交换倾向,而交换倾向导致分工。他把分工归因于人类本性的交换倾向,这是错误的。

D.分工发展的条件:斯密认为,分工起源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也就是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这样,他就把分工与市场范围的大小,以及自由贸易的程度联系在一起,认为一切对于交换市场的障碍和限制自由贸易的措施,都会影响分工的发展,妨碍社会财富的增长。他以此为根据批判了重商主义政策,宣传自由贸易思想。

斯密强调了分工的客观作用,这在当时是个重要贡献。

6.斯密货币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斯密的货币理论,代表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主要内容如下:

A.关于货币的性质和起源

斯密认为,货币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克服商品物物交换的困难,以及克服物物交换中作为临时货币的商品大多不易记忆和衡量的困难。随着分工和交换的发展,久而久之,货币这种大家都需要的商品就逐渐变成了一种交换的媒介,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斯密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肯定货币的商品性质,这是他在货币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

B.关于货币的职能

斯密曾多次论及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还区分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的职能。他把前者称为“价值的自然标准”,把后者称为“数量的自然标准”。前者使一切商品有了共同的价值尺度,后者“使得同等的数量能有同等的价值”。在这种基础上,他还正确区分了“货币价值”的“两种变动”:一是由于货币本身的价值或同一名称铸币在各个时代的含金量不同而产生的变动;二是由于同一分量的金银价值在各个时代而各不相同,这些都会发生变动。

C.关于流通中的货币量问题

斯密认为,铸币量取决于一国靠铸币流通的商品价值。流通会吸收一个使自己达到饱和的数量,但决不会容纳更多的数量。他有时甚至看出了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流通中的商品价值和货币流通速度。

D.关于纸币问题的观点

对于纸币的流通量规律,斯密也作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他已经看出纸币流通量规律取决于金银币流通量规律,这就是李嘉图所说的“斯密规律”。

在信用货币理论方面,斯密也有所建树,他研究了信用货币的基础,信用货币的形式及作用。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曾给予斯密高度的评价。

7.斯密的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价值学说是斯密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斯密在价值论上的主要贡献,是首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斯密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财富观:斯密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斯密的财富观是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个思想,为他关于生产劳动部门与非生产劳动部门的划分,劳动价值论的创立,建立了理论前提。

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斯密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提出了两者的不一致性。

斯密认为,使用价值是指特定物品的效用,而交换价值则指由于占有某物而具有的对其他物品的购买力。他认为,物品交换价值的大小和使用价值大小无关。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较小的交换价值,或者没有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使用价值。斯密还用水和钻石的例子证明,交换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而不是由使用价值来决定的。

交换价值:斯密关于“交换价值”的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A.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斯密认为,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是劳动。不论哪个部门的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

B.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观斯密声称,商品价值由工资、利润、地租三部分收入构成。一切收入,包括资本的利润在内都是生产费用。和生产费用相应的价格,斯密称之为自然价格。高于或低于自然价格的价格,他称之为市场价格或实际价格。这种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为“生产费用论”开创了道路。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

C.斯密的二重价值观

斯密是从分工中引申出交换价值的,因此,他认为,商品的交换不过是体现在这些商品中的不同的劳动量的交换,所以,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决定。但他不了解这种劳动的社会性质,因此不能明白究竟是什么劳动决定或衡量商品的交换价值。造成斯密二重价值观点的原因,主要是他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

8.斯密劳动价值论思想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1)优点

劳动价值论是斯密的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

斯密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展开其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他首次宣称任何生产部门的生产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克服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偏见,真正从生产关系上来认识和研究价值理论。他的劳动价值论思想推动了后来的经济学家去研究和思考一系列重大经济学课题。

(2)缺点

由于资产阶级历史观的偏见,斯密把资本主义社会和生产方式永久化、绝对化了,因而忽略了研究商品和价值的社会实质,没有真正抽象出价值概念,没有区分开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简单商品生产,这造成了他价值论中的两重性、矛盾和错误。从方法论上来说,他的内在分析方法和表面现象的描述方法也是二重性矛盾和错误的根源之一。他对价值更多的是集中在价值量的研究和衡量上,而较少深入分析价值本质。

9.斯密的资本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中,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资本理论的思想家。

斯密把资本作为影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要因素,研究它的性质、原因及划分:

A.资本的性质:斯密把资本产生的过程和条件作为既定的前提来对待。在研究次序上,他是先利润后资本;他认为,资本的性质就是能产生利润的那部分财富。

B.资本的来源(原始积累):斯密认为,资本增加(原始积累)的直接原因,是节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把资本等同于财产,否认了它的社会本质,也抹杀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过程。

C.资本的划分:斯密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他认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在于,固定资本不必经过流通,而流动资本要经过流通、更换主人才能获取利润收入。斯密这种对资本类型的划分,在经济思想史上是一个首创。它对考察社会再生产中资本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10.什么是“斯密教条”?

斯密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对于这个思想,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

该教条的错误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中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这就失去了分析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的重要条件和前提。斯密只是在个别资本角度才考虑生产资料的价值补偿,面对社会资本未考虑补偿。事实上,年产品如果全部作为收入消费掉就不可能进行再生产了。“斯密教条”堵塞了通向正确分析社会再生产问题之路。它不仅混淆了资本和收入,把资本变为收入,也混淆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

“斯密教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未能认识到劳动二重性问题。

11.什么是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斯密关于税收的四项原则,即:

第一,平等原则:国民均应在可能的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获得收入的比例,缴纳赋税,维持政府;

第二,确定原则:国民应当完纳的赋税,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完纳的日期,完纳的方法,完纳的额数,都应当让一切纳税者及其他的人清楚明白地了解;

第三,便利原则:各种赋税完纳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应予纳税者以最大的便利;

第四,经济原则:一切赋税的征收,应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相当于国家所收入的。

四项原则中斯密最强调的是第二条“确定”的原则。

斯密的税收原则,反映了新兴工商业资本家改革旧税制的要求。

12.什么是“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就是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对经济实行的有效的调节。它只能在充分实行经济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斯密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事后达到一致的。利他,只是利己的产物,社会利益只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结果。由于每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整个社会的利益最终也就客观地获得了实现。

每个人在主观上都是为自己打算的,但是,在客观上,他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和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最终就会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使社会获得最大利益。斯密甚至认为,对利己目的的追求,往往比本意在于直接追求公众利益的行为,会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会实行有效的调节。充分实行经济自由,就会建立起理想的“自然秩序”,实现个人与社会两者最大利益的统一,促进社会发展。

斯密的观点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要求。这时的资产阶级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代表社会利益的,他们个人的利益是同社会利益完全一致的,因而不需要对其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限制。只要达到了经济自由,理想的“自然秩序”和经济目标都会顺利实现。所以,经济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就是最好的经济政策。

13.绝对优势原理和相对优势原理各指什么?

斯密的《国富论》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对国际分工和贸易学说加以阐述,把优势区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把劣势区分为绝对劣势和相对劣势。

(1)绝对优势原理

斯密在反对重商主义“有利的贸易差额”的理论和政策中,提出了绝对优势原理。他把生产目的和优势原理联系起来,认为要实现生产目的,就必须根据优势进行分工,发展生产,在国内实行自由放任,在国际开展自由贸易。

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优势,有的是自然所固有的,如气候、土壤、矿藏以及其他非人力所能控制的相对固定的环境等;有的优势是后来获得的,如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等。斯密称前一种为自然优势,后一种为后来获得的优势。两者都可以形成该国生产上的成本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这样,就可以形成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

(2)相对优势原理

此外,斯密还提出了相对优势原理,他认为,富国的相对优势在制造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制造业;贫国的相对优势在农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农业。这样就可以形成以相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贸易。

斯密认为,上述合理的国际分工,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但是合理国际分工的形成与自由的国际贸易分不开。没有贸易的自由,一切就都谈不上。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他的理论是从英国资产阶级当时的利益出发的。

三、填空题

1.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

2.《国富论》 3.分工

4.提高劳动生产率

5.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6.人的交换本性,利己心

7.克服商品物物交换的困难

8.劳动价值论

9.斯密规律

10.劳动价值论

11.劳动

12.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13.重农主义

14.绝对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

15.休谟 16.威廉· 配第 17.亚当·斯密

18.资本 19.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20.斯密教条

21.看不见的手

22.国际分工,贸易学说

23.《贸易论》

24.马西

25.自由贸易

26.古典政治经济学,庸俗政治经济学

相关文章

相关复习资料

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