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207自考 高级财务管理知识点汇总

来源 : 湖北自考学院 更新时间 : 2020-04-01 浏览次数 : 764

导读:00207自考 高级财务管理知识点汇总

高级财务管理知识点汇总

1.财务的产生。(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财务的雏形。(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财务由雏形转化为独立的形态,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其,商业作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行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财务范畴已经完全产生了。

2.西方近代财务管理的发展。(1)初创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一阶段公司财务管理学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利用普通股、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筹集资金,主要研究财务制度和立法原则等问题。(2)调整期(20世纪30年代):许多国家政府加强了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3)过渡时期(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公司财务学的研究方法逐渐由描述性转向分析性。(4)成熟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研究方法从定性向定量转化。

3.中国社会主义财务管理的发展:(1)成本管理与财务核算、监督为主的阶段。(2)分配管理与财务控制、考核为主的阶段。(3)筹资管理与财务预测、决策为主的阶段。

4.财务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是根据财务管理假设对财务管理实践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一整套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管理实践。

5.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成系统的因素;二是这些因素在系统内的排列组合方式。

6.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定义:财务管理理论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

7.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研究的起点:(1)财务本质起点论;(2)假设起点论;(3)本金起点论;(4)目标起点论;

(5)产权结构起点论;(6)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8.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建。(1)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提。(2)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导向。(3)财务管理内容:包括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4)财务管理原则:是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财务管理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体现财务活动规律性的行为规范。(5)财务管理方法:是财务管理工作中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手段,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精华和灵魂,财务管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财务管理方法来实现。(6)财务管理通用业务理论:是指关于企业都有的财务管理活动的理论,主要包括筹资管理理论、投资管理理论和利润分配理论。(7)财务管理特殊业务理论:指关于特定企业或某一企业特定时期才有的财务管理活动理论,主要包括通货膨胀财务管理理论、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企业并购财务管理理论、企业破产财务管理理论等。

9.财务管理环境:就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的集合。

10.财务管理环境的分类。⑴按照财务管理环境影响的范围不同分类:①宏观财务管理环境;②微观财务管理环境。 ⑵按照财务管理环境与企业的关系不同分类:①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环境;②企业外部财务管理环境。 ⑶按照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情况不同分类:①静态财务管理环境;②动态财务管理环境。

11.研究财务管理环境的意义:⑴研究财务管理环境有助于企业全面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历史规律,掌握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⑵研究财务管理环境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适应性。⑶研究财务管理环境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⑷深入研究财务管理环境,可以推动财务管理的研究和发展。

12.经济环境:指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的各种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周期、经济体制、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等。①经济周期:经济发展过程总是在波动中前进,经济发展的这种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而复始。②经济体制:指对有限资源进行配置而制定并执行决策的各种机制。③通货膨胀:由于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需求量而引起的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的一种经济现象。

13.法律环境: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法律因素的集合。与企业财务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①企业组织(行为)法规。②税收法规。③财务法规。

14.金融市场:是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它由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交易对象和组织方式三个要素构成。

15.金融市场的分类:⑴按交易对象划分可分为①资金市场;②外汇市场;③黄金市场。 ⑵按偿还期限可分为①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②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 ⑶按交割时间可分为①现货市场;②期货市场。 ⑷按具体功能可分为①初级市场;②级次市场;⑸按交易区域可分为①国际金融市场;②全国金融市场;③地区金融市场。

16.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艺、卫生体育、新闻出版、信仰、习俗、时尚及价值观、道德观、组织纪律观念等。

17.微观财务管理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类型、企业物资供应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市场环境和人员环境等。 ⑴

企业类型:按照组织形式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按所属行业可分为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农业企业等;按经营方式可分为承包经营企业、租赁企业等;按经济分成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 ⑵企业物资供应环境即采购环境,是指对企业物资采购产生影响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它主要包括货源的稳定性、供应商的多少、采购价格波动情况及运输、存储条件的变化等。 ⑶企业生产环境主要包括生产经营的规模、产品技术含量、产品生命周期和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等。 ⑷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四种:①完全竞争市场;②不完全竞争市场;③寡头垄断市场;④完全垄断市场。 ⑷企业内部、外部相关利益集团构成的人员组合就是财务管理的人员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竞争者、消费者、政府及社会公众等。对财务管理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经营者和职工的素质,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它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18.财务管理假设: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根据财务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理财环境的要求所提出的、具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假定或设想,是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前提。

19.财务管理假设作用的分类:①财务管理基本假设;②财务管理派生假设;③财务管理具体假设。

20.财务管理假设的构成:①理财主体假设;②持续经营假设;③有效市场假设;④理性理财假设;⑤资金增值假设。 ⑴理财主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①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利益;②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营权和财产所有权;③理财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⑵有效市场假设是由美国学者法玛提出的,指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金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分为三类:①弱式有效市场;②次强式有效市场;③强式有效市场。 ⑶有效市场的有效性表现在①资源配置有效性;②信息有效性。 ⑷我国的有效市场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①当企业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价格在资金市场上筹得资金;②企业有闲置资金时,可在市场上找到有效的投资方式;③企业理财上的成功和失误,都能在资金市场上得到反映。 ⑸资金增值假设: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营运,企业资金的价值可以不断增加。

21.理性理财假设:指从事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是理性的理财人员,因而,他们的理财行为也是理性的。主要表现为:①理财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有自己的目标,而且是适应理财环境的理性选择;②理财人员会在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来实施;③理财人员发现正在执行的方案是错误的时候,会及时采取措施纠正;④理财人员能吸取以往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学习新的理论和方法,使财务管理活动更加理性。

22.研究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意义:⑴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理财环境的变化做适当调整,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基本要素和行为导向。⑵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是财务运行的一种驱动力。⑶从我国现阶段财务管理运行行为的需要来着,研究和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观点:⑴产值最大化;⑵利润最大化;⑶每股盈余最大化;⑷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⑸多重目标化。

24.产业最大化的缺点:⑴只讲产值,不讲效益;⑵只讲数量,不求质量;⑶只抓生产,不抓销售。

25.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利润达到最大化。 优点:合理配置资源,有效运用资金,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全面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缺点:⑴利润作为一个绝对数,没有反映出实现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因而不能科学地提示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不便于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⑵利润是独立地按会计期间计算的,并未能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因而对资金的运行和管理不利;⑶它没有考虑企业获得利润所承担的风险,因而会导致企业经营着不顾风险大小而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影响企业长远发展,损害所有者根本利益。

26.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优点:⑴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因素,并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进行了科学的计量;⑵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不仅过去与现在的利润会影响到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⑶这一目标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⑷这一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联系,能有效地克服企业财务管理中不顾风险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倾向。⑸这一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不足之处:⑴股东财富最大化在很大程度上不属于管理当局可控范围之内,理财人员的行为不能有效地影响股东财富。⑵这一目标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重视不够。⑶这一目标迫使股东制定一系列监管制度和奖励制度,其运行成本较高。⑷这一目标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

27.多重目标化的缺陷:⑴它混淆了企业财务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关系;⑵它混淆了企业财务目标与财务指标、财务

目标与财务手段的关系。

28.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条件:⑴对企业有投入,即对企业有资金、劳动或服务方面的投入;⑵分享企业收益、即从企业取得如工资、奖金、利息、股利或税收等各种报酬;⑶必须承担企业风险,即当企业失败时,均会承担一定损失。

29.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的四个方面:⑴企业所有者;⑵企业债权人;⑶企业职工;⑷政府。

30.企业价值最大化: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31.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大意义:⑴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扩大了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对象。⑵企业价值最大化注重企业在发展中考虑各方面利益关系。⑶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更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国情。

32.早起资本结构理论。术语的符号:Kb:债务资本成本;Ks:权益资本成本;K:综合资本成本;B:发行在外债券的市价;S:流通在外普遍股市价;B/S:负债权益比率;V:企业总价值,且V=B+S。同时假设无长期借款和优先股。

33.净利理论:企业利用债务即加大财务杠杆程度,可以降低其资本成片K,并且会提高企业的价值V。因此举债越多,资本成本越低,企业价值越大,倘若企业举债100%,则资本成本最小,企业价值最大。

34.经营利润理论:无论企业财务杠杆如何变动,综合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都是固定的,其假设前提是,资本成本越低的债务资本增加,会加大权益资本的风险,从而使权益资本成本上升。

35.传统理论:财务杠杆的利用伴随着财务风险,从而会引起财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的提高。

36.MM理论包括无公司税的MM理论和有公司税的MM理论。基本假设:⑴风险是可以衡量的,且经营风险相同的企业处于同一个风险等级;⑵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风险与利益的预期相同;⑶股票和债券在完全的资本市场上交易;⑷负债的利率为无风险利率;⑸投资者预期的息税前利润不变。

37.无公司税的MM理论,包括三个命题:⑴总价值命题。Vl=EBIT/Ku=EBIT/Ksu 式中,Vl----负债企业总价值;EBIT----息税前利润;Ksu----无负债企业权益资本成本;Ku---无负债企业综合资本成本,这里,Ksu=Ku。 ⑵风险补偿命题。Ksl=Ksu+风险补偿 式中,Ksl---负债企业权益资本成本。 ⑶补充命题。IRR≥Ku=Ksu 式中,IRR--内含报酬率。 无公司税的MM理论的结论是:在无公司税条件下,资本结构不影响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

38.有公司税的MM理论,又称为修正的MM理论,包括三个命题:⑴赋税节余命题。Vl=Vu+Bt 式中,Vu---无负债企业价值;Bt---赋税节余的价值。 ⑵风险报酬命题。 ⑶投资报酬率命题。 有公司税的MM理论的结论是:负债会因为赋税节余而增加企业价值,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权益资本的所有者所获得的收益也越大。

39.权衡理论的贡献:它是在MM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财务拮据策划你根本和代理成本两个因素来研究资本结构的。

40.财务拮据成本:指企业因财务拮据而发生的成本。

41.代理成本:指为处理股东和经理之间、债券持有人与经理之间的关系而发生的成本。

42.权衡理论认为,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赋税节余,并减去预期财务拮据成本的现值和代理成本的现值。即:Vl=Vu+Br―Fp―Ap 式中,Fp--预期财务拮据成本现值;Ap--代理成本现值。 按照权衡理论,最佳资本结构存在于负债的减税利益与负债的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相互平衡的点上,此时的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43.信息不对称理论包括:⑴委托一代理理论;⑵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⑶信息传递理论等。

44.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显著特征:在运用行为科学对公司及其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的价值取向的合理解释,并以此为依据判断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中进行投融资活动的后果。

45.马可维兹的资产组合理论假设:⑴任何一种投资机会都可以用投资期间内预期投资收益率的概率分布来表示;⑵投资者所具有的效用曲线都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⑶投资者总是根据预期投资收益的变化来衡量风险,且仅根据预期投资收益的变化和风险作出投资决策;⑷在既定的风险条件下,投资者选择收益最高的投资方案,在既定的收益水平下,投资者选择风险最低的投资方案。

46.期望收益率:E(Ri)=∑(Pi)×(Ri) 其中,E(Ri)--平均预期收益率;Pi--第i种情况的概率;Ri--第i种情况的收益率。

47.31页到43页的计算公式自己写。

4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基本假设:⑴资产是可以进行无限分割的;⑵不存在任何交易成本;⑶不征收个人所得税;⑷单个投资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⑸投资者总是选择风险最小,收益高的资产组合;⑹信息的供给是充分的;⑺市场上存在无风险收益率,且投资者按这种收益率来借贷。

49.市场组合:指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所有证券都按照它们在市场总值中的比重组成一个总的资产组合。

50.无风险资产:指不包含任何不确定因素的资产,对于这类资产,投资者可以准确预计期末收益率。

51.系统性风险:整个市场所有证券都具有的风险,这种风险是投资者无法避免的。

52.非系统性风险:从某些证券的特征所派生出来的,不同的证券有不同的非系统性风险。

53.罗斯认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存在着三个主要缺陷:⑴市场组合的概念性;⑵检验的不完整性;⑶风险衡量标准的不合理性。

54.罗斯放宽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⑴处于完全净值的资本市场;⑵投资者偏向更多的财富;⑶产出资产收益的随机过程可以用K因子模型表示。

55.股利无关论假设条件:⑴不存在任何个人或企业所得税;⑵不存在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费用;⑶公司的投资政策独立于它的股利政策;⑷投资者和管理者可以公平地获得关于公司未来投资机会的信息;⑸企业的未来收益是确知的。

56.股利的无关性理论分为:⑴股利剩余论;⑵完整市场论。

57.完整市场论假定:⑴资本市场是完美的;⑵没有筹资费用;⑶企业投资的报酬是确定的;⑷没有所得税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①投资者并不关心股利政策;②股利的支付比率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58.股利相关论分为:⑴“一鸟在手”论;⑵传播信息论;⑶假设排除论。

59.传统财务理论包括:⑴马可维兹的均值一方差模型和投资组合理论;⑵夏普、林特纳、莫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⑶法玛的有效市场理论;⑷布莱克、休尔斯和默顿的期权定价理论。

60.现代财务理论关于投资者行为的两个基本假设:⑴投资者是理性的和风险回避的;⑵市场是有效的。

61.史莱弗总结认为有效市场假设是建立在三个不断弱化的假设条件上的:⑴投资者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投资者可以理性地评估证券价格;⑵投资者的交易是具有随机性的,能抵消由于非理性的行为对价格的影响;⑶市场可以利用“套利”行为使价格恢复理性。

62.投资者在市场上的实际投资行为与上述基本假设不相符合,主要表现在:第一,大量心理研究证明人们的实际投资决策并不是理性的。第二,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者认为,假设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由两种类型的人组成,一种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另一种是不那么理性的投资者。

63.行为财务学具的特点:⑴以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依据;⑵突破了传统主流的财务理论,不只是注重用理性投资者决策模型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进行简单测度的范式,而是强调投资者在更多时候是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⑶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64.通货膨胀:指物价总水平在一定时期持续不断地明显上涨的现象。

65.通货膨胀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经济结构型、混合型。

66.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一是货币发行量过多;二是货币贬值;三是物价上涨。

67.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⑴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筹资越来越困难;⑵资金供应持续短缺、资金成本上升;⑶货币性资金与实物资产的价值量呈反方向变动,财务风险加大;⑷实物资产的相对升值;⑸资金成本不断升高,企业效益逐步滑坡。

68.货币性资金包括: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

69.利息率的构成:一是纯利率(Ko),即指无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的平均利率;二是风险报酬率(ID),即指因冒风险而获得的超额回报;三是通货膨胀贴水(IP),即指由于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投资者将资金交给借款人时,会在纯粹利息率的水平上再加上通货膨胀附加率,以弥补通货膨胀照成的购买力损失,利息率(K)的计算公式为:K=Ko+ID+IP。

70.通货膨胀财务管理目标:降低通货膨胀对企业资本调度的影响,确保资本增值最大化。

71.通货膨胀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财务主体假设、理性财务行为假设、环境不确定假设、持续通货膨胀假设、财务预期假设。

72.通货膨胀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⑴成本效益原则;⑵相关性原则;⑶灵活性原则;⑷全面性原则。

73.通货膨胀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预期必要报酬率=货币时间价值(名义的)+风险报酬=真实性货币时间价值+非货币购买力风险报酬+货币购买力风险报酬。

74.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筹资管理:⑴利用债券筹资时采用浮动利率;⑵利用股票筹资时采用高股利政策;⑶改变企业资金结构,采用高负债策略。

75.在通货膨胀时期,无论采用何种策略进行投资,都要以正确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状况为基础,以降低投资的风险和增大投资的收益为目的。

76.有价证券按其利率是否固定分为固定利率有价证券和浮动利率有价证券。

77.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营运资金管理:⑴对货币性资金管理采用净债务人法;⑵对实物性资金管理采用超额储备法。、

78.国际财务管理概念的主要观点:⑴把国际财务管理理解为世界财务管理;⑵把国际财务管理理解为比较财务管理;⑶把国际财务管理理解为跨国公司财务管理;⑷把国际财务管理理解为西方财务管理。

79.国际财务管理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⑴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是国际财务管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⑵企业理财基本原理的国际传播是国际财务管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因素;⑶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向国际化方面的拓展,是国际财务管理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80.国际财务管理的内容:⑴外汇风险管理;⑵国际筹资管理;⑶国际投资管理;⑷国际营运资金管理;⑸国际税收管理。除了这些,国际财务管理还包括国际结算、国际财务报告分析、国际性的企业兼并、国际企业的破产清算等。

81.国际税收管理的主要内容:⑴根据一些国家的税法、税收协定来避免双重征税;⑵充分利用一些国家的优惠政策,实现更多的纳税减免;⑶利用各种避税港减免企业税负;⑷利用内部转移价格,把利润转移至低税国家和地区,以实现避税的目的;

82.国际财务管理的特点:⑴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复杂性;⑵国际企业资金通融的多样性;⑶国际企业资金投放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83.外汇的概念:一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

84.外汇汇率:又称汇率或汇价,指一国货币单位兑换另一国货币单位的比率,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

85.外汇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86.影响外汇汇率的因素:⑴贸易收支;⑵利率;⑶通货膨胀;⑷政府的政策。

87.外汇风险:指由于各国货币汇率的变动而使当期和未来的现金流量发生波动的风险。

88.外汇风险的种类:⑴交易风险;⑵换算风险;⑶经济风险。

89.外汇风险管理的程序:⑴确定恰当的计划期;⑵预测汇率变化情况;⑶计算外汇风险的受险额;⑷确定对外汇风险性受险额是否采取行动;⑸选择适当的避险方法。

90.避免外汇风险的主要方法:⑴外汇期货交易;⑵外汇期权交易;⑶短期外汇投资或借款;⑷调整外汇受险额;⑸平衡资产与负债数额;⑹采用多元化经营。

91.国际企业的资金来源:⑴集团公司内部的资金来源;⑵母公司本土国的资金来源;⑶子会司东道国的资金来源;⑷国际资金来源。

92.国际企业筹资方式:⑴发行国际股票;⑵发行国际债券;⑶利用国际银行信贷;⑷利用国际贸易信贷;⑸利用国际租赁;⑹利用国际补偿贸易。

93.发行国际股票:指一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股票。有利条件:①国际企业规模大、信誉好,有利于股票发行;②国际企业业务散布多国,对国际金融市场情况比较了解;③国际企业可以通过国外的分支机构在当地发行股票,能节约发行费用。

94.国际银行信贷:⑴按其借款期待:短期借款和中长期借款;⑵按其贷款方式:独家银行信贷和银团信贷。

95.国际补偿贸易特点:⑴出口国家提供的一定信贷是国际补偿贸易的基础;⑵设备进口与产品出口相联系;⑶设备出口方供应技术、设备,并取得补偿品;⑷设备进口方提供补偿品,并取得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双方属于买卖关系。

96.国际投资:指投资者跨越国界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或生产要素,以期望获得比国内更高利润的一种投资,是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

97.国际投资方式: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98.直接投资:指投资者通过对外国直接投资创办企业或与当地资本合作经营企业,并通过直接控制或参与其经营管理以取得利润的一种投资形式。 特点:它不是国际间的一般资本流动,而是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关键材料、专门技术、管理方法乃至商标专利等在国际间的转移或转让。 间接投资:指投资者不直接掌握投资对象的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或在投资对象中没有足够的控制权的投资。

99.间接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⑴间接投资者对所投资企业没有控制权和管理权,只能取得利息、股息和红利。⑵国际证券投资流动性大、风险性小。⑶国际证券投资具有自发性和频繁性。

100.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⑴防御性投资;⑵自我保险型投资;⑶提高公司形象;⑷追随领导者。

101.国际直接投资决策分析:⑴国外投资环境评价;⑵国际直接投资的纳税因素分析;⑶国际直接投资项目的效益分析;⑷国际直接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⑸国际直接投资项目的资本预算。

102.投资环境:指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各种客观条件和因素。 影响国外投资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法律四个方面。

103.国际税收:指各国政府对其税收管辖范围之内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就国际收益所进行的征纳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税收权益的协调行为。

104.国际税收活动包括:⑴一国税收征纳活动中具有涉外因素并足以引起国与国之间税收权益分配问题的那部分税收征纳活动;⑵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收管辖权发生交叉、税收利益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活动。

105.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效益的主要因素包括:⑴项目预期的总投资额;⑵消费者需求及产品价格;⑶生产成本;⑷项目寿命期及其残值;⑸资金转移的限制;⑹汇率及被投资国的通货膨胀率;⑺税负因素;⑻项目的资本成本。

106.投资项目的资本预算编制步骤:⑴投资机会研究;⑵计划阶段;⑶评价阶段;⑷选择阶段;⑸执行、控制和考核阶段。

107.国际现金管理一般包括的内容:⑴制定母、子公司现金预算,对各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现金余额进行分析、管理;⑵确定母、子公司最优现金余额水平;⑶制定加快现金流入和延缓现金流出的具体措施;⑷组织短缺现金的筹集和多余现金的投资。

108.国际现金集中管理的优点具体表现在:⑴集中统一管理,可以使跨国公司整体的现金储备减少到最低限度,节省流动资产投资,减少筹资成本,以便腾出更多的资金进行短期投资,增强企业的收益;⑵集中统一管理,使公司总部在现金管理上能从全局出发,从宏观上统一考虑公司资金运营,防止各个子公司的“山头主义”和“诸侯行为”给公司运营活动造成损失;⑶集中统一管理,可以有效地分散跨国公司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尽管每个子公司各自管理自己的流动资金有利于各子公司自主经营,但由于所处的位置以及信息传递方面的限制,往往会出现背离母公司整体目标的行为,给跨国公司经营带来风险。

109.国际现金管理中现金的范围包括:备用金、银行活期存款、信用卡、有价证券、各种存单等项目。

110.多余现金的投资方向:短期无息国库券投资;抵冲税款债券投资;短期免税债券投资、定期储蓄存款投资、债券式存款投资、欧洲美元存款投资、商业票据投资、承兑票据投资。

111.冻结资金:指为了创造就业机会以减少失业,或保持外汇供求的均衡,政府要求所有的资金保留在本国而对资金流出施加的管制。

112.跨国公司对资金冻结风险的分析,分为三个步骤:⑴在进行投资前应进行详尽的分析;⑵尝试运用各种各样的资金转移技巧转移资金,并结合公司所处环境,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⑶一旦资金被冻结,就必须进行扩大再投资,以避免或减少因通货膨胀引起货币贬值而造成公司资金的损失。

113.被冻结资金的转移,有几种方法:⑴实行分项目的服务费用的转移;⑵通过确定转移价格的方式转移;⑶挂名放款方法;⑷创造非相关的出口;⑸争取获得特别的外汇分配份额。

114.寻求使投资收益率最大化的机会,可以采用几种方法:⑴购买货币市场争取;⑵可采用直接放款的形式,如“背对背放款”;⑶将被冻结的资金存入当地的一家跨国银行,并以这笔存款作为在世界其他地方获得贷款的担保,或作为这笔存款的补偿金,也可以作为对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提供劳务的补偿费;⑷如果上述方法都行不通,可直接投资以增加生产或辅助设施,或者将资金用来购买预期在当地通货膨胀的影响下不会贬值的其他资产。 115.国际应收账款管理,公司内部的应收账款管理有几种方法:⑴公司间收付款轧抵;⑵提前或推迟付款;⑶放

长贷款期。

116.兼并:指一家企业以现金、有价证券或其他形式(如承担债务、利润返还等)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117.收购: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股票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 实质:通过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或资产而取得控制权。

118.收购与兼并、合并各不相同,但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⑴基本动因相同;⑵都是以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是企业资本经营的基本方式。 他们的区别:⑴在兼并中,被兼并的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不复存在;而在收购中,被收购企业仍可以法人实体存在,其产权可以是部分转让;⑵兼并后,兼并企业成为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的承担者,是资产、债权、债务的同一转换;而在收购中,收购企业是被收购企业的新股东,以收购出资的股本为限承担被收购企业的风险;⑶兼并多发生在被兼并企业财务状况不佳、生产经营停滞或半停滞之时,兼并后一般需调整其生产经营、重新组合其资产;而收购一般发生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产权流动比较平和。 119.企业并购的主要类型:⑴按并购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系划分:①横向并购;②纵向并购;③混合并购。⑵按并购的实现方式划分:①承担债务式并购;②现金购买式并购;③股票置换式并购。⑶按涉及被并购企业的范围划分:①整体并购;②部分并购。⑷按企业并购双方是否友好协商划分:①善意并购;②敌意并购。⑸按并购交易是否通过证券交易所划分:⑴要约收购;⑵协议收购。⑹特殊的收购形式:杠杆收购。

120.实行成功的杠杆收购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⑴收购后的企业管理层有较高的处理技能;⑵企业经营计划周全、合理;⑶收购前企业负债较低;⑷企业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比较稳定。

121.企业并购的动因。⑴并购的效应动因:①韦斯顿协同效应;②市场份额效应;③经验成本曲线效应;④财务协同效应。⑵并购的一般动因:①获取战略机会;②发挥协同效应;③提高管理效率;④获得规模效益;⑤买壳上市。⑶并购的财务动因:①避税因素;②筹资;③企业价值增值;④利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⑤投机;⑥财务预期效应;⑦追求最大利润和扩大市场。

122.价值评估:指买卖双方对标的(股权或资产)作出的价值判断。

123.资产价值基础法: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估价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

124.目前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主要有:⑴账面价值;⑵市场价值;⑶清算价值;⑷公允价值。 125.收益法:根据目标企业的收益和市盈率确定其价值的方法,也可称为市盈率模型。

126.应用收益法(市盈率模型)对目标企业估值的步骤:⑴检查、调整目标企业近期的利润业绩;⑵选择、计算目标企业估价收益指标;⑶选择标准市盈率;⑷计算目标企业的价值。 目标企业的价值=估价收益指标×标准市盈率

127.企业并购应该分析的成本项目:⑴并购完成成本;⑵整合与营运成本;⑶并购退出成本;⑷并购机会成本。 128.整合与营运成本包括:整合改制成本和注入资金的成本。

129.并购活动的机会成本:指并购实际支付或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相对于其他投资和未来收益而言的。 130.企业并购的收益分析:购买法的收益分析和权益合并法的收益分析。

131.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⑴营运风险;⑵信息风险;⑶融资风险;⑷反收购风险;⑸法律风险;⑹体制风险。 132.决定企业并购资金投入的因素:⑴并购价格;⑵目标企业正常营运的需要;⑶并购的目的;

133.融资结构政策的类型:⑴激进型融资政策;⑵中庸型融资政策;⑶保守型融资政策。

134.融资渠道的选择。⑴内部融资渠道:资金来源有企业自有资金和企业的应付税利和利息。⑵外部融资渠道: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和其他企业融资渠道。

135.企业并购的目标选择:现金流量法和每股收益法。

136.防御企业并购的经济措施。⑴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⑵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或增加收购者风险;⑶收购收购者;⑷适时修改企业章程。

137.常用的反收购企业章程包括:董事会轮选制、超级多数条款、公平价格条款。

138.财务失败:指企业不能正常履行资金支付责任,在资金周转和运用方面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

139.财务失败的类型:⑴经济失败:指企业收入低于包括其资本成本在内的全部经营成本;⑵商业失败:也称经营失败,指企业未经过正式破产程序,但以债权人不能收到全部债权(即债权人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为代价而终止经营的情况;⑶技术性失败:又称技术性的无力偿债,指企业无力偿还到期的债务的情况;⑷资不抵债:也称破产性无力偿债,指企业总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其总负债的账面价值的情况;⑸正式破产:也叫法定破产,指因

无力偿债而根据法律规定正式进入破产程序,这是企业财务失败的极端形式,破产后的企业应转入清算程序。 140.财务失败的原因:⑴从宏观上分析有政治、经济、自然等企业无法左右的外部原因。⑵从微观上分析,主要与企业管理无能、缺乏经验,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有关。

141.企业失败的预警方式:⑴比弗的立面分析;⑵两分法检验和一元判定模型;⑶迪肯的概率模型;⑷埃德米特的小企业研究模型;⑸达艾蒙德的范式确认模型。

142.F预警模型:主要用于企业财务失败的预警分析。 公式F=-0.1774+1.109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其中:X1=期末营运资本/期末总资产;X2=期末留存盈利/期末总资产;X3=(税后净利+折扣)/平均总负债;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X5=(税后净利+折旧+利息)/平均总资产。如果F值大于0.0274,企业可以继续生存,反之企业将要破产。 X1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X2反映企业的积累能力和全部资产中来自留存盈利的比重,X3反映现金流量的还债能力,X4反映企业财务结构,X5反映企业总资产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

143.Z预警模型:Z=3.3X1+1.0X2+0.6X3+1.4X4+1.2X5 其中,X1=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2=销售收入/资产总额;X3=股东权益市场价值/负债总额;X4=累积留存盈利/资产总额;X5=营运资本/资产总额。 如果Z值大于299,则企业破产的概率低;如果小于181,则企业破产的概率高;若Z值介于181~299之间,则属于未知区域。

144.财务危机成本:在财务管理出现技术上的失败或者企业破产的情况下所形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履行破产程序及开展破产工作的费用以及因破产所导致的企业无形资产的损失;间接成本则包括发生财务危机但尚未达到破产地步时的经营管理所遇到的工作障碍造成的企业价值的贬值,以及企业债权人与企业决策者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所造成的企业价值的贬值。

145.财务危机成本是破产前发生的财务困境成本,“是随财务危机的出现与膨胀而表现的企业损失的动态指标”。 146.财务困境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律师费用、会计师费用、其他职业性费用和管理费用。间接成本“主要是由于财务危机被直接或间接披露所引起的机会损失”。

147.财务危机成本是财务困境间接成本,具体包括:⑴丧失信用优惠导致的进货成本上升;⑵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⑶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⑷融资成本上升;⑸投资不足造成的机会损失;⑹运营效率下降,持续经营价值减少。

148.市场效率包括:运作效率和信息效率。 运作效率:交易执行效率,反映市场内部组织功能与服务功能的效率,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的流动性、交易成本和透明度。 信息效率:又称市场有效性,指交易对象的数量与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程度,反应越快、越准确、越全面,效率越高。

149.市场有效性依赖于四个前提条件:一是信息公开的有效性;二是信息从被公开到被接收的有效性;三是市场参加人对信息判断的有效性;四是市场参加人实施决策的有效性。

150.财务危机成本产生的前提:企业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得业务及财务利益关系受到损害。

151.产生财务危机成本的条件:就是市场的有效性,市场越是有效,企业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业务及财务利益关系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就越大,财务危机成本发生的概率及其数额也就越大。

152.有效资本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

153.理论界在对财务危机成本的计量研究中,使用两个计量标准:一是企业盈利损失;二是企业市场价值损失。 154.资本市场效率对融资成本的影响:⑴资本市场效率影响企业与债权人的业务关系;⑵通常情况下,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不具备股票增发的条件。

155.商品市场效率对财务危险成本的影响。⑴商品市场效率对进货成本的影响:商品市场效率越高,财务危机对企业与供应商业务关系的损害程度就越大,使进货成本上升。⑵商品市场效率对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的影响:商品市场效率越高,财务危机对企业与客户业务关系损害程度大,进而导致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

156.人才市场效率对财务危机成本的影响:人才市场效率越高,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人才就越容易流失,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相反,如果人才市场效率很低,企业人才队伍在一定时期就会相对稳定,不仅能够减少人才流失损失,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财务危机进一步扩大。

157.企业破产的含义:第一,是资不抵债时发生的实际意义上的破产;第二,是指债务人因不能清偿到期财务而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

158.破产界限:法院据以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法律标准,在国际上通称为法律破产原因。

159.在破产立法上,对破产界限有两种规定方式:一种是列举方式;另一种是概括方式。

160.破产界限的三种概括方式:⑴不能清偿或无力支付;⑵债务超过资产,即资不抵债;⑶停止支付。 161.破产清算前的办法主要有:债务展期、债务减免、债转股、自愿清算。

162.债务展期:指债权人推迟要求偿付到期债务的日期,以使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有机会生存下去,并在未来偿还其全部债务。

163.债务减免:指债权人以收回部分现金的形式与债务人解除契约,也称为偿还部分欠款了结债务,是债务和解的一种方式。

164.债转股:指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合法债权依法转变为对债务人的投资,增加债务人资本,即债务人的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的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

165.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必须具备五个条件:第一,产品品种适销对路,质量符合要求,有市场竞争力;第二,工艺装备为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第三,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债权债务清楚,财务行为规范;第四,企业领导班子强,董事长和总经理善于经营管理;第五,经营机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各项改革措施有力,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任务落实并得到地方政府的确认。

166.企业清算:分为自愿清算与非自愿清算。 自愿清算指由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通过协商私下解决;而非自愿清算则是通过正规的法律程序进行清算。

167.自愿清算的一般程序:债权人与债务人经过协商后自愿将企业的资产交由按有关规定组成的清算委员会处理。 168.清算委员会的职责是:负责保管和控制债务企业的所有资产;决定负连带责任者得名单和催收应缴的股款;查明应清偿的债务,编制企业财产目录和资产负债表;主持资产的拍卖和收款;按规定的程序和预定的比率清偿债务。

169.破产清算的一般程序:⑴提出破产申请;⑵法院受理申请;⑶债权人申报债权;⑷法院裁定,宣告企业破产;⑸破产财产的变价和分配;⑹破产财产分配方案;⑺破产程序的终结。

170.破产申请书应当载明的事项:⑴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⑵申请目的;⑶申请的事实和理由;⑷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

171.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十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172.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⑴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⑵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⑶普通破产债权。 173.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应当载明下列事项:⑴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人名称或者姓名、住所;⑵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额;⑶可供分配的资产财产数额;⑷破产财产分配的顺序、比例及数额;⑸实施破产财产分配的方法。 174.破产清产的主要内容:⑴破产财产的确定和处理;⑵破产权限的确定;⑶破产财产的分配。

175.破产财产:指应按照破产程序分配给债权人的破产企业的财产。

176.破产财产由下列财产构成:⑴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⑵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后到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⑶应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

177.破产债权的确定,主要包括: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和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有财产的债权;⑵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其数超过担保物价款而未受清偿的债权;⑶破产宣告时对破产企业未到期的债权视为已到期债权等。

178.企业重整:指对陷入财务失败,但仍有转机和重建希望的企业,根据一定程序进行进行重新整顿,以使企业得以维持和复兴的做法,亦即对已经达到破产界限的企业实施的一种补救措施。

179.企业重整的财务目的在于:⑴重新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以便降低其必须支付的固定利息费用;⑵保证增加企业的营运资本;⑶发现和改正经营管理上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的根本原因;⑷合理解决所欠债权人的债务,使企业摆脱困境,持续经营。

180.企业重整的一般程序:⑴重整申请;⑵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批准;⑶重整计划的执行。

181.重整计划草案内容:⑴债务人的经营方案;⑵债权分类;⑶债权调整方案;⑷债权受偿方案;⑸重整计划的执行期限;⑹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限;⑺有利于债务人重整的其他方案。

182.企业集团最早出现于――日本。

183.按照联合方式不同,企业可以划分为:财团型企业集团和独立型企业集团。

184.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市场推动型企业集团、行政授权推动型企业集团和混合推动型企业集团。 185.韩国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政府扶持。二是韩国的企业集团大部分是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 186.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以横向经济联合为手段的起步阶段、企业集团组建阶段、企业集团成长阶段和企业集团发展完善阶段。

187.在我国的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企业集团有两种认识:一种是传统认识,认为企业集团是由核心企业、紧密型企业、半紧密型企业、松散协作层企业构成的经济联合体或企业群体,它源于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意识。另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以产权关系的建立来规范企业集团间的关系与内涵。

188.将企业集团定义为: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资本、资产、产品、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网络等实力)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为纽带,并辅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将多个企业、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得多法人经济联合体,它是在经济上统一控制、法律上各自独立的企业联合体。

189.企业集团分类:⑴按集团内部成员的法律关系分类:分为隶属型企业集团和平等型企业集团。⑵按集团控制关系与形成途径分类:分为控股型企业集团和契约型企业集团。⑶按照企业集团所有权的性质分类:分为国有企业集团和复合企业集团。

190.企业集团的特征:⑴法律特征――非法人性;⑵组织特征――移定性和层次性;⑶经营特征――多角化、综合化、系列化;⑷融资特征――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密切结合。

191.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关于选择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的请示》中规定了企业集团的条件:⑴企业集团必须有一个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集团核心,这个核心可以是一个大型生产、流通企业,也可以是一个资本雄厚的控股公司;⑵企业集团必须有多层次得组织结构,除核心企业外,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紧密层企业,最好还有半紧密层和松散层企业。⑶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其他成员企业之间要通过资产和生产经营的纽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⑷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和其他成员各自都具有法人资格。

192.企业集团具有按产权关系划分的金字塔式的分层的组织结构:第一层是集团公司,或称控股公司、母公司、核心企业;第二层是控股层企业,包括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第三层是参股层企业,由母公司持有股份但未达到控股界限的关联公司组成;第四层协作型企业,由若干签订长期生产经营合同和托管、承包协议的成员企业组成。

193.企业集团的联结纽带主要有三种:行政纽带、资本纽带和技术纽带。

194.行政纽带:指是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之间基于上下级行政关系来联合,级别高的企业指挥和管理级别低得企业。

195.资本纽带:指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建立资本关系,以此确定立意关系,从而形成成员企业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196.资本纽带的优点:⑴根据资本关系确定利益关系,为处理内外经济利益关系提供了基础,增强了企业集团的凝聚力;⑵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经营战略,优化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⑶母公司可以用较少的资本控制比自身规模更大的资本,扩大了集团的规模,增强了集团的实力。

197.资本联结纽带具体有企业承包、租赁、企业集团股份制、企业兼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等几种形式。

198.企业集团股份制主要形式有:⑴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向其他成员企业投资入股,如果投入的资本达到控股程度,则该成员企业即为核心企业的控股子公司,核心企业实质上接管了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权。⑵成员企业以全部资产对集团投资入股,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集团管理与利润分配;⑶企业集团直接创办有限责任公司,壮大紧密层。

199.实践中的企业兼并有三种主要形式:一是购买式兼并;二是承担债务式兼并;三是承包式兼并。

200.技术纽带:指企业集团成员企业通过生产技术,名牌产品等为纽带联结起来,发挥企业集团在生产技术和名牌产品上的优势。

201.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包括集团公司产权管理制度、企业集团财务组织管理、集团公司财务决策制度。 202.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集权制、分权制和混合制。

203.集权制:指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的相关财务管理部门对子公司的所有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

204.母公司所拥有的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权限包括:⑴所有重大财务决策事项的直接决策权;⑵对子公司所有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经理人员的任免权。

205.集权制的优缺点:⑴优点:①有利于制订和安排统一的财务政策,降低行政管理成本,财务管理效率较高;②有利于发挥整体资源的整合优势,统一调度企业集团资源,提高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益;③有利于发挥母公司财务管理功能,实现集团财务管理战略目标。 ⑵缺点:①子公司没有任何财务权限,不利于发挥子公司参与管理的积极性;②母公司对子公司管得过细,不利于母公司从事战略管理,不利于企业的整体规划和长远发展;③不能规范产权管理行为,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④如因母公司原因导致子公司的破产或清算会使母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无法理清母子公司的财务利益关系;⑤对子公司的经理人员的业绩无从评价和考核,不利于规范企业集团管理行为。

206.集权制的适应范围:⑴企业集团的规模不大,且处于组建初期,需要通过集权来规范子公司的财务行为;⑵子公司在集团中的重要性使得母公司不能对其进行分权;⑶子公司的管理效能较差,需要母公司加大管理力度。 207.分权制:指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子公司,子公司只需将一些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备案即可。

208.分权制的优缺点:⑴优点:①尊重人的独立性并以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前提,有利于提高人们参与管理、参与民主理财的积极性,从而激活了创造企业集团经济效益的原动力;②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易于抓住市场机会,灵活应变,减轻母公司的决策压力。⑵缺点:①难以统一指挥,不利于及时发现子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重大经营问题;②弱化了母公司的财务控制权,不利于母公司的战略管理的落实,有的子公司可能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忽视集团利益。

209.集团公司对事业部实行高度集权,其调控手段:⑴资金控制;⑵预算控制;⑶人事控制。

210.集团总部的财务管理职能有:⑴战略预算的编制、实施与监控;⑵确定最佳的集团资本结构,以保证为实施战略预算所需要的资本,并规划其资本来源渠道;⑶协调与外界的财务关系;⑷建立与实施集团公司财务政策;⑸负责经营性财务计划的落实;⑹风险管理;⑺业绩衡量标准化的建立,并通过预算考评方式实施业绩评价;⑻集团内部财务报告政策的制定与报告制度的建立。

211.事业部财务机构的职能定位主要:⑴事业部战略预算的编制、上报与组织实施;⑵执行集团统一财务政策与财务战略;⑶实施对事业部下属子公司的财务运作过程的控制;⑷强化子公司的业绩考核;⑸规划事业部各子公司间的资金平衡与调度等。

212.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⑴以母公司对子公司管理为基础,形成财务管理多元化;⑵以战略管理为向导,强化集团财务优势;⑶以财务控制为核心;⑷以财务制度建设与制度安排为依托。

213.母子公司控股关系的形成:⑴直接将核心企业的一部分割出去,成立全资子公司;⑵直接对紧密层企业投资入股,并达到一定的控制额,建立起母子公司关系;⑶通过有偿兼并,出资购买已改组为公司的成员企业半数以上的股份,使其成为自己的子公司;⑷采取等额股权互换的方式,将紧密层企业变成自己的子公司;⑸通过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将其他企业的国有资产转为核心企业的法人财产,使之成为核心企业的子公司。

214.企业集团的资本融通的基本方式:外部资本融通、内部资本融通和产融结合。

215.企业集团融资管理应坚持统一管理、全过程管理和重点管理三个原则。

216.融资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⑴进行筹资额、筹资方式的选择;⑵筹资方案实施中的财务控制;⑶资本结构的确定。

217.企业集团投资管理的资产管理:⑴确定管理重点,优化资产结构;⑵明确管理权限,规范管理程序;⑶严格资产变动管理。

218.企业集团投资管理的投资决策:⑴选择投资机会;⑵引导投资方向;⑶控制投资规模;⑷审定投资项目。 219.内部转移价格:指企业集团内部所确定的一系列关联交易的产品或劳务的价格。

220.内部转移价格的作用:⑴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结算利润分配和控制的依据;⑵实现企业集团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为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估提供一个衡量标准,并激励各部门经理有效经营;⑶实现集团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灵活调动资金,减轻税负,避免风险,从而获取最大经营利润。

221.内部转移价格的种类:⑴市场价格;⑵协商价格;⑶双重价格;⑷成本转移价格。

222.市场价格:⑴含义:指以转让产品和劳务的外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⑵按照市场价格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有两个基本假设:①产品与劳务有外部市场;②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或者产品与劳务的供应者无闲置的

生产能力。 ⑶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在不影响集团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应遵循三个原则:①如果供应者愿意对内销售,且售价不高于市场,则需求者有购买的义务,不得拒够;②如果供应者的售价高于市价,则需求者有转向市场购买的自由;③如果供应者情愿对外销售,则拥有不对内销售的权利。

223.协商价格:⑴含义:指集团内部成员企业通过协商确定的,双方都接受的价格。⑵协商价格的缺点:①协商定价的过程花费大;②在协商双方相持不下的情况下,由集团高层领导裁定,会弱化分权管理的作用。

224.双重价格:⑴含义:针对买卖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两者的差额由集团公司进行调整。⑵双重价格的形式:①双重市场价格;②双重转移价格;

225.成本转移价格:⑴含义:就是以转移产品的成本为基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 ⑵成本转移价格的形式有:①以产品的标准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②以产品的标准成本加上一定合理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③以产品的标准变动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⑶这种价格主要适用于高度集权的企业集团。

226.企业集团收益分配管理的基本格局:⑴企业集团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⑵集团核心层与紧密层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

227.企业集团收益分配管理利润分配的方式:⑴直接分配法:也叫股份分配法。适用于以投资控股形成的企业集团或其股份联合层的利润分配。⑵基数分配法:适用于以承包、租赁方式组成的企业集团的利润分配;⑶基数比例分配法:适用于以行政合并方式组成的企业集团的利润分配。

228.企业集团财务监控:⑴人员监控;⑵制度监控;⑶审计监控。

229.集团公司可通过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其具体做法是:⑴集中管理;⑵双重管理。

230.审计监控的主要工作有:⑴健全审计机构;⑵明确审计重点;⑶改进审计方法。

231.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指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32.申请设立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应当具备的条件:⑴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⑵申请前1年,母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⑶申请前1年,按规定并表核算的成员单位资产总额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率不低于30%;⑷申请前连续2年,按规定并表核算的成员单位营业收入总额每年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税前利润总额每年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⑸现金流量稳定并具有较大规模;⑹母公司成立2年以上并且具有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经验;⑺母公司具有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未发生违法违规行为,近3年无不良诚信记录;⑻母公司拥有核心主业;⑼母公司无不当关联交易。 外资投资性公司除使用本条⑴⑵⑸⑹⑺⑻⑼项的规定外,申请前1年其净资产应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申请前连续2年每年税前利润总额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233.财务公司有变更,应当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⑴变更名称;⑵调整业务范围;⑶变更注册资本金;⑷变更股东或者调整股权结构;⑸修改章程;⑹更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⑺变更营业场所;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234.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要求:⑴具有申请设立财务公司的条件;⑵所设立的财务公司其注册资本金最低为1亿元人民币;⑶财务公司从业人员中从事金融或财务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应当不低于总人数的2/3,其中从事金融或者财务工作5年以上人员应当不低于总人数的1/3。⑷财务公司有变更事项,应当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235.财务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可以责令其进行整顿:⑴出现严重支付危机;⑵当年亏损超过注册资本金的30%或者连续3年亏损超过注册资本金的10%;⑶严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有关规章。

236.财务公司经过整顿,符合下列条件的,可恢复正常营业:⑴已恢复支付能力;⑵亏损得到弥补;⑶违法违规行为得到纠正。

237.财务公司出现下列情况时,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后,予以解散:⑴组建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解散,财务公司不能实现合并或改组;⑵章程中

相关文章

考试大纲